糞肥產業

養殖業看似與一般民眾的距離甚遠,更不用說鵪鶉本來就是鮮為人所了解的物種。大多數人對於鵪鶉的了解大多停留在只聞其名,而不知其形的程度。在此即是想讓更多人了解,鵪鶉產業究竟怎麼出現在不同人的生活中。

 養殖過程中,鵪鶉所產生的糞便在曝曬後可以成為很好的有機肥料,品質很好,即使放了一、兩年,也沒有養分流失的問題,因此價格也很高,是養殖戶額外的一筆外快。鵪鶉糞肥被廣泛用在養殖區附近的農地,且曾在民國七零至八零年代成為嘉義縣最主要的肥料來源。   然而,也由於鵪鶉含蛋白質量比雞高出許多,在其糞便曝曬的過程中,易產生較多氨,除了臭味強烈影響周邊居民外,亦有空污的疑慮。因此糞肥的製造過程也是鵪鶉納入法規後會,被環保法規進一步規範的部份。

​糞便約每兩天清理一次,利用電鑽將捲布捲動已清理糞便,現已有半自動機械設備處理(此圖為早期清理方式)

將處理好的糞便藉由推車推到曝光區曝曬,為符合環保法規,近年大多數養殖場已安裝採光罩。

用塑膠袋裝起來,然後放在倉庫儲存。

烤伯勞

早期蜜汁烤鵪鶉也曾是養殖戶家中常見的餐點

鵪鶉在飼養上,基於經濟成本的考量,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需要整批換掉以維持產蛋量。早期由於保育觀念不全,屏東楓港地區有攤位捕捉、販售烤伯勞鳥給遊客吃,即「烤鳥仔巴」,被換掉的鵪鶉會成為這些業者的肉品來源。後來伯勞鳥被列為保育類後,許多人改用鵪鶉作為燒烤商品,但仍因誤會被僅禁止,「烤鳥仔巴」也成為老一輩獨有的回憶。而現在肉鵪鶉和被淘汰的蛋鵪鶉主要的去處為山產店,通常參與在體驗野味的菜餚中。

淡水的名產鐵蛋

  在以上的用途之外,其他更常見的鵪鶉蛋則包括淡水的名產鐵蛋、夜市的烤鳥蛋和滷鳥蛋、市場裡的鵪鶉蛋罐頭和皮蛋,以及佛跳牆裡的鳥蛋,也有人將鵪鶉蛋製作為冰淇淋口味。

      除了一般民眾平常可能見到的鵪鶉蛋之外,鵪鶉蛋之於溪口其實有其特殊過去,不僅是當地產業而已,更與其他的當地居民有強烈連結。

剝蛋運動

早期溪口地區剛引入鵪鶉時,由於正處加工出口的黃金年代,即人人家庭代工時代,加上自動化剝蛋機技術尚未成熟,當時皆採用人工的方式剝蛋。養殖場將部分蛋體烹煮完畢後,會分送到鄰近的社區,以公斤為單位來定價,讓當地居民剝蛋。又因為動作簡單,再加上有一筆不無小補的利潤,許多國小學童放學後的家庭作業就是幫忙家長剝蛋,賺零用錢,可為當地掀起熱潮的全民運動。     

當時,人人拿著板凳坐在街上剝蛋,旁邊是裝滿熟鵪鶉蛋的鐵製大臉盆,雖然最快的速度大概可以每分鐘剝好5顆蛋,但還是需要熟練的技巧。具體剝法是利用三跟手指拖著蛋體,然後以旋轉的方式,左右手並用,如削蘋果般將蛋殼剝下來。

後來,煮蛋的器具從大鐵鍋演變為方形的流理槽,使用柴油來烹煮,不僅方便一次處理更大量的蛋,也更利於水的流動,亦搭配半自動剝蛋機來使用。 這些應用的背後其實也牽涉到鵪鶉養殖在台灣更大的產業鍊,而以下將以產業鏈的觀點,介紹目前自上游至下游、明確的產業分化,希望藉此能塑造另一個新的角度,重新看帶前所提及的種種鵪鶉產業應用。

真鳥蛋?假鳥蛋?

在2013年時,曾有新聞媒體因網路謠言而爆出「鵪鶉鳥蛋有利用不良品雞蛋造假的可能」,但在我們參考2018年的新聞、並向養殖業者求證後,發現真鵪鶉鳥蛋的成本為7角,而製造假蛋的成本卻要2元,而且鵪鶉蛋的成本價固定,通常是薄利多銷。簡而言之,再製黑心鳥蛋的成本,明顯會比直接用天然的鵪鶉蛋還貴,因此不會有人賣造假、有食安疑慮的鵪鶉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