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期溪口地區剛引入鵪鶉時,由於正處加工出口的黃金年代,即人人家庭代工時代,加上自動化剝蛋機技術尚未成熟,當時皆採用人工的方式剝蛋。養殖場將部分蛋體烹煮完畢後,會分送到鄰近的社區,以公斤為單位來定價,讓當地居民剝蛋。又因為動作簡單,再加上有一筆不無小補的利潤,許多國小學童放學後的家庭作業就是幫忙家長剝蛋,賺零用錢,可為當地掀起熱潮的全民運動。
當時,人人拿著板凳坐在街上剝蛋,旁邊是裝滿熟鵪鶉蛋的鐵製大臉盆,雖然最快的速度大概可以每分鐘剝好5顆蛋,但還是需要熟練的技巧。具體剝法是利用三跟手指拖著蛋體,然後以旋轉的方式,左右手並用,如削蘋果般將蛋殼剝下來。
後來,煮蛋的器具從大鐵鍋演變為方形的流理槽,使用柴油來烹煮,不僅方便一次處理更大量的蛋,也更利於水的流動,亦搭配半自動剝蛋機來使用。 這些應用的背後其實也牽涉到鵪鶉養殖在台灣更大的產業鍊,而以下將以產業鏈的觀點,介紹目前自上游至下游、明確的產業分化,希望藉此能塑造另一個新的角度,重新看帶前所提及的種種鵪鶉產業應用。